Search

當心被支離破碎,還是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

當確定,媽媽要被送去護理之家安養時,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當心被支離破碎,還是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

當確定,媽媽要被送去護理之家安養時,那一刻,心被支離破碎。最害怕與最擔心的事,還是發生了,讓心情,不由得陷入痛苦與悲傷。

去年底,媽媽因為食慾不振,過度消瘦而住院。沒幾天,卻在醫院中風,除了會睜開眼,右腿能動之外,其他肢體,都變得癱軟。

我的媽媽,變得不會吃飯,不會喝水,不會說話,不會唱歌,她變得遙遠又陌生,還是我的媽媽嗎?是啊!她是我的媽媽,是生我、養我、疼我、愛我的媽媽。媽媽希望我永遠漂漂亮亮,媽媽希望我永遠活得健康快樂。

跟媽媽說話,她會看著我,嘴裡發出呼嚕嚕的聲響,她想跟我說話。媽媽即便被失智症纏身,常常發生時空錯亂,人物錯亂,但媽媽還是認得我。

好幾次,媽媽走進我的夢中,會說話,會走路,我激動的哭著,抱著媽媽問:「媽媽,您會走路啦?您的病都好啦?」媽媽溫柔的抱著我,摸著我的頭說:「不要再哭了!我睡了一個長長的覺,什麼病都好了!」

但是,為什麼?夢境,總是跟現實相異?

最近,不是讓自己很忙碌,就是落入很昏沉,刻意在忙碌與昏睡之中,不要有清醒與思考的任何縫隙。因為,我不想去思考關於媽媽的一切。這逃避的心態,只是想膽怯的當隻駝鳥,但是,再怎麼逃,還是得面對媽媽的後續變化。媽媽要被送去護理之家,這結局,讓胸口像是被百磅的石頭猛烈撞擊,傷得支離破碎的心,雖然看不見傷口,卻痛得讓人難以承受。

媽媽在住院,讓人覺得媽媽還在接受著治療,有往好的發展的可能性。但是,送去護理之家,好像只剩下了兩個字,等死。

等死,是誕生之後的必然結局,只是,在此之前,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,完成很多夢想。在等死的老人呢?他們還剩下些什麼?

媽媽可以聽我們說話,卻無法回話。長子說:「外婆的氣色變好了!」是啊!媽媽的身體,慢慢的接受著穩定的灌食,氣色確實好多了!只是,她變成了一個剛出生的大嬰兒,連脖子都沒有力量撐住頭的嬰兒。她需要灌食,需要氧氣,需要抽痰,需要電動床......,即便把所有需要的醫療設備都張羅回家,媽媽還需要一周洗腎三次。

媽媽孤絕在自己的世界裡,她只能接收外界的一切給予,卻不能表達自己。我跟長子說:「這些日子,我總想著外婆是在修行。」長子問:「為什麼?」我答:「因為這樣想,會讓我的心情,好受一些。」

把媽媽想像成是在修行,她在只能接收卻不能給予互動的關係中,還是付出著她帶給我們的啓示。生命的奧妙,很多都只能體會,卻無法言說,那是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
這些日子,想起每一個永別的親人,他們的離去,都有不同的方式。年老的,因病,年輕的,因意外,每一場死別,都曾讓我撕心裂肺,痛苦好久。這一次,面對媽媽的漸行漸遠,卻忽然又會變得很靠近,我想,是要讓我學會,對生命的更加珍惜,與更加釋然吧?珍惜生命的有限與不可逆性,做自己能做,與想做的事。對生死有數的更加釋然,畢竟,沒有什麼,是雙手可以強留下來的,凡走過,都留下了真情的足跡。這一生,雖不能無憾,卻可以活得盡其在我,已是幸福。

在心被支離破碎之後,我們還是要能夠,感受得到幸福,這是在修行中的媽媽,送給我的籤詩與祝福。

#幸福不是天語,是心語
#2018.2.8.巴黎停看聽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生命從愛中來也在愛中成長 交流從傾聽開始也從傾聽互動 透過解讀與同理拉近彼此的心
View all posts